应急要闻
【2025西安科博会】装备升级!今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将超2.8万亿元
【2025西安科博会】装备升级!今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将超2.8万亿元
记者从国家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5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将超过2.8万亿元。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应急领域不断融合应用,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供给与应用水平显著增强。智能无人机、感测设备、通信设备的广泛运用,起到了替代人力的作用。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莫莉:这款机器人它是全智能化的,在1000℃的高温里面连续作业,可以自主地探测,自主地作业,能够替代消防员进入火场作业,这样能够保障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随着全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安全应急产业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万雷:近几年国内应急装备的产业,无论在产品规模、技术能力包括凭证取得很大的进步。中国的安全应急产业在2024年达到了2.4万亿,在2025年有望达到2.8万亿的规模。 2025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将聚焦重点应用场景,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内涝、危化品安全事故等,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
2025-01-21 10:23:20
【2025西安应博会】应急有方 临“震”不慌
【2025西安应博会】应急有方 临“震”不慌
“家中遇震,尽量在承重墙角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躲避,比如坚固的桌子下……”1月15日,和田县百和镇和康新村活动室内,一堂防震应急课如火如荼开展,村民围坐一起聚精会神观看防震减灾视频。同时,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逃生技巧以及自救互救知识。 活动现场,组织村民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反应和逃生过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更加直观地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提高他们的防震减灾和自我保护意识。”驻村工作队队员塔依尔·艾力说,在演练过程中,大家都能够按照要求迅速做出反应,达到了预期目的。 为增强村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科学自我保护和自救安全逃生能力,和田县组织各乡镇开展防震减灾常识教育活动。通过防震减灾常识教育活动,村民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自救互救技能,还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通过演练我知道遇到地震要快速到空旷地方避险,不能从电梯走,如果跑不出去就躲在桌子下面、沙发旁边,空间小的地方。”村民艾力·库尔班说。 “将持续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确保全民掌握自救技能,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田县自然灾害综合预警监测中心主任陆浩说。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西安应博会】四川省地震局迅即开展四川内江4.4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2025西安应博会】四川省地震局迅即开展四川内江4.4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月1月20日21时59分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北纬29.57度,东经104.88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当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震中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震中距内江市约17公里,距成都市约136公里。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迅速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启动四级响应并先期指派自贡地震监测中心站3名工作人员立即赶赴震中核实灾情。同时,向中国地震局、省委省政府汇报初步震情,联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开展震情趋势会商,部署后续应急响应工作。 经了解,目前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房屋损毁和其他财产损失情况报告。 新闻来源:四川省地震局
2025-01-21 10:09:35
【2025西安应博会】发放新装备 增强基层应急救援“硬实力”
【2025西安应博会】发放新装备 增强基层应急救援“硬实力”
为进一步夯实麦盖提县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县、乡两级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1月15日,麦盖提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开展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设备发放仪式,力求做好安全生产补短板、应急能力强基础工作,筑牢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体系。 发放仪式上,麦盖提县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就当前基层应急救援工作进行了培训,并结合灾害特点、形势和各乡(镇)的实际需求,对应急设备进行了合理分配。据了解,此次共计发放了6辆消防车、1辆应急电源车、2辆消防摩托车及其他应急救援设备,价值总计60余万元,这批装备种类丰富,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实用性强,将广泛应用于麦盖提县各乡镇地质灾害、抗洪抢险、森林火灾扑救、水域救援等多个领域。 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张逸飞说道:“此次发放仪式意义非凡,这将为基层应急救援等工作增添一份新动力。站在新起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我必当化重任为奋进之力,勇立潮头、踏浪而行,积极对标新形势、锚定新要求,以专业之能、精准之策、科学之法、高效之举,淬炼一支本领过硬的消防应急铁军,全力以赴为麦盖提县经济腾飞、社会和谐高质量发展之路保驾护航。” 此次发放的设备种类丰富多样,极具针对性,这些设备将扎根基层,成为守护百姓的坚固“盾牌”。下一步,麦盖提县应急管理局将以此次器材装备配发为契机,组织基层救援队伍迅速熟悉掌握装备性能,强化爱装、护装意识,并着眼于麦盖提县应急救援特点和实战需求,广泛听取基层一线救援人员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助推基层救援装备科学运用。 麦盖提县应急管理局干部李世柱表示:“此次为各乡镇配发应急救援车辆和应急救援装备,是夯实基层应急力量的关键一步。今后,麦盖提县应急管理局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断充实完善物资储备,力争为全县各乡镇配备应急救援物资,不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西安应博会】转诊伤员无一人死亡,上海医疗援藏应急机制发挥作用
【2025西安应博会】转诊伤员无一人死亡,上海医疗援藏应急机制发挥作用
在上海援藏医疗机制发挥的作用下,无一名从定日转诊到日喀则市的伤员死亡。 “截至今天上午,已经连续72小时没有地震灾区病人送到医院,标志着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和‘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第一阶段工作基本进入尾声。”今天上午,上海援藏医疗专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晓彬告诉记者,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重伤人员被紧急送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救治,应急机制随即启动,经全力救治,无一名转诊伤员死亡。 多次演习预案成为实战 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原本按计划已返沪休假的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和“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立即响应,主动请缨,相继在两天内全部返回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和其他工作岗位。 张晓彬告诉记者,1月7日晚上10时他赶到医院时,整个急诊科已动员起来开展急救。该急诊科作为灾难医学培训中心,对于地震等群伤群发事件已进行了充分的演练和准备。“只要救护车到达门口,30秒内团队就能完成相应准备,将病人送到抢救室。”张晓彬表示,得益于团队平日的训练磨合,整个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令张晓彬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5岁的藏族孩子。送到医院时,孩子已意识不清,生命体征非常不平稳,血压基本测不到。“医疗团队在第一时间展开急救,到了复苏室以后,我们对他进行了血管按压以及气管插管,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据了解,随着72小时无地震灾区伤员送至医院,目前急诊科的工作已经转入第二阶段,随时准备收治零散的伤员以及受伤、患病的抢险人员。 一场生命的“双向奔赴” “如果没有上海医生,我肯定就没命了,非常感谢。”今天上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病房,54岁的巴桑顿珠激动地拉着上海援藏医疗专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冯键的手,感谢医生挽救了他的生命。 巴桑顿珠说,地震发生时,他的胸口被砖石砸到,伤势非常严重,被救援人员救出后,从定日县紧急送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他被诊断为右侧血气胸,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就在他被送到医院时,冯键也正好赶到医院。“我原本准备回上海休假,在西安接到了消息,请示后立即返回日喀则,到医院后为巴桑顿珠做了手术,他的伤势是最严重的。” 经过一系列紧急治疗后,巴桑顿珠目前伤势平稳。据了解,当天从定日县转诊送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伤者无一例死亡,上海援藏医疗应急机制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上海就立刻派遣医疗团队赶赴灾区,前后方配合衔接顺畅,使整个救治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巴桑顿珠就是接受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派到现场的藏族医生达娃琼达的初步筛查后,被及时判断为需要立即向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转诊,从而化险为夷。 心理干预也是工作重点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陈佳华告诉记者,目前36名援藏医疗队员涉及骨科、创伤、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基本上地震伤员都能得到妥善有序的治疗。目前,一些难度较高的手术基本完成,后续将完成一些难度较小的手术。 医院目前的重点是上转和下转,有一些病情比较重的伤者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或更丰富的资源救治,将接受评估是否转移到拉萨。对于一些经治疗已基本康复的伤者,将在综合评估后转到当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此外,院方还有一个工作重点:地震给许多藏族同胞带来心理创伤,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目前医院正在与藏族医生合作,利用藏医药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服务。 新闻来源:上观新闻
【2025西安应博会】青海省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025西安应博会】青海省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699项重大隐患得到整治,505项落后工艺及设备被淘汰,427千米燃气管道更新改造,8万处群众身边的‘生命通道’隐患得到管控,全省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郭勇在1月10日召开的“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2024年,青海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30%、10.31%、43.56%,为2018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37年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全省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全省死亡失踪人口、倒损房屋间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0.47%、95.83%和31.35%。 安全生产方面,2024年3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关于2023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情况的通报》,青海省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等级首次被评定为“优秀”。 灾后重建方面,面对突如其来的积石山地震,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安置点实现“六有”“六到位”,在极短时间内,科学精准核查上报灾损数据,为灾后重建和国家下拨资金提供坚实依据。同时,针对实际困难,积极向财政部、应急部争取救灾资金10亿元,为青海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目前,240项重建项目全部完工,3.6527万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创造了在青藏高原当年规划当年建成的重建奇迹。 防汛工作方面,强降雨期间,省防指先后3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实施多部门联合值守,加强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各级防指开展联合会商、点对点调度降雨影响区2890余次,联合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预警信息4585条,“叫应”重点地区防汛责任人8万人次,暂时关闭景区、景点、露(野)营地1429个;暂停建筑工地3986个;撤离夏季牧场、临河、临沟帐篷1729顶;巡查水库电站、河道堤防、公路、临水临崖等重点区域6.2万次,排查整治隐患1.1万项;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40万人次,在已经发生的灾害中,2764人因提前转移避免了伤亡。 同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实现新突破。2024年,全省各级共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桌面推演)9000余场次,应急救援能力和公众避险意识显著提升。建成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站)86座,完成46处避难场所配套设施配备工作,全省共储备各级救灾物资166万件,各级救灾物资统筹调配可保障一次灾害过程转移安置10万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此外,2024年争取国家各类支持资金15.6亿元,为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以来争取中央资金最多的一年。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一整合、四延伸、六填补”工作取得突破。应急管理领域科技信息化能力水平提升力度前所未有。 新闻来源:人民资讯
【2025西安应博会】已运送各类应急物资19.9万余件 西藏定日震区安置争分夺秒
【2025西安应博会】已运送各类应急物资19.9万余件 西藏定日震区安置争分夺秒
1月13日是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的第7天。目前,各方正全力统筹推进临时安置和过渡期安置工作,加快恢复灾区基础设施,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这两天,震区及周边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风寒效应显著。为了让受灾群众住得暖吃得饱,在各个安置点,救援力量仍在争分夺秒,加紧安装板房,并确保热食供应。 在本次地震受灾较重的定日县曲洛乡,记者看到,4个村庄的群众已陆续搬进板房。已搭建的板房内有电,也有采暖设施,预计两到三天,就将全部实现供水、通网。 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村民 阿旺宗曲:这几天有点冷,但是发了炉子、大米、面粉、肉、酥油和糌粑,我们都不用担心。 除此之外,一批定日县发放的220台电暖器和牛肉,被运送到了曲当乡。这些物资的到来,可进一步保障受灾群众保暖、取暖以及生活需求。 来自应急管理部的消息,截至昨天(13日)12时,已协调投入工程抢险、安全生产、应急供电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当前,救援力量已累计排查受损房屋6700余间、搭建板房1825套、运送各类应急物资19.9万余件、生活物资260余吨,目前已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与此同时,救援队也在持续开展清理废墟、帮助受灾群众搜寻财物的工作。为了在夜间也能够顺利进行搜寻,在定日县长所乡,两台系留照明无人机腾空而起,悬停在30米高的空中。它们和抢险救援车上的照明灯一起,为消防员提供照明辅助。无人机通过系留线缆连接地面,能保持长时间定点悬停,满足500平方米范围内的照明需求。 消防员在坍塌的房屋废墟上,手持探测仪等设备,开展“拉网式”排查,竭尽全力帮助群众搜寻和转移各类贵重物品,确保不漏一屋,不落一户。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网客户端
【2025西安应博会】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集中开展应急通信车辆装备技术支撑服务
【2025西安应博会】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集中开展应急通信车辆装备技术支撑服务
近日,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针对配发的应急通信车辆装备集中开展技术支撑服务,确保所配发应急通信车辆装备发挥良好效果。   为切实提高队伍各级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立足直辖市消防力量布局,结合应急通信工作实际情况,先后为基层队伍配发了综合定位装备、侦察无人机、通信装备运输车、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宽窄带自组网、5G布控球图传、聚合路由器等先进应急通信车辆装备。本次活动中,总队组织各单位对配发装备进行检查,邀请有关技术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出现故障的装备进行维修,确保装备完整好用。   下一步,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将持续发掘应急通信保障难点、痛点,不断提高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水平。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2025西安应博会】“安全应急文化公益大讲堂”进山东(泰安)启动
【2025西安应博会】“安全应急文化公益大讲堂”进山东(泰安)启动
2025年1月10日上午,“安全应急文化公益大讲堂”进山东(泰安)启动仪式暨安全宣传进企业(山东能源)首讲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能源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致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首席专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原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作了题为《安全生产形势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讲课,教育部全国安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华北科技学院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马汉鹏作了题为《做实应急预案,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讲课。 该公益大讲堂是自2024年11月27日在北京启动以来的第二讲,是进山东的第一站,主要任务是通过邀请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领域有理论基础与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围绕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主题进行深入授课,力争提升人们的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期间,与会人员一起观摩了泰安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和泰安市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成果展。 该公益大讲堂由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国资委、山东能源集团联合主办,泰酉(山东)城建集团承办。来自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高速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山东港口集团、山东黄金、山东海洋、山东文旅集团等山东省属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岗位负责人和山东省应急管理社会组织负责人,共计370余人参加。 新闻来源:海报新闻
2025-01-13 16:12:42
【2025西安应博会】应急演练促实战 筑牢防线保安全
【2025西安应博会】应急演练促实战 筑牢防线保安全
      近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航天分局联合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开展了2024年航天基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企业在危险废物转运过程中,危险废物桶未能平稳放置而滚落地面,造成危险废物泄漏。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区域级应急响应,同时上报;航天分局接到报告后,迅速到达现场,指导企业规范处置;企业各应急小组分工明确、反应迅速、各司其职、紧密协作、采取措施得当。经过紧张有序地抢险,事件得到了规范处置,未对周边造成影响,达到了预期的演练效果。   演练结束后,航天分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点评,指出此次演练情景设置合理、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协调得力、演练流程顺畅、过程贴近实战,展示了航天分局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希望在后续工作中再接再厉,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安全工作,为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新闻来源:新浪网
共 0 条
  • 1